当前位置: j9九游会官方网站-9游会 > 中国发布 >

中国发布丨智库报告: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j9九游会官方网站

来源:中国网      2023-09-20      作者:辛闻     责任编辑:彭瑶

中国网9月20日讯 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9月19日联合发布《为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实践与贡献》智库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人权实践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团结合作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向全球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释中国的人权治理观,就是要以全球人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为实践语境,以“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的客观事实为逻辑起点,以全球化进程中风险共担和“人类命运与共”为基本意识,以全人类的合作发展和权利保障为指向,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整体主义特征。这一重大理念指导下的中国的人权治理观突出共荣共惠、共建共享、平衡包容、和平共生的时代追求,既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又强调了全球人权保障事业的整体性,是对既往人权理念的重大超越,极大丰富了新时代人权内涵,对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7年3月1日,中国代表140个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届会议上发表题为“促进和保护人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及其对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受到各方认同和支持。此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人权文件,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主张全球人权治理要由各国共商,人权发展成果要由各国人民共享,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发展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一条根本经验便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立足自身实际,坚定不移在发展中夯实各项人权全面发展的根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国的发展与人权事业的进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呈现出一种清晰的逻辑关系,即“生存权利的有效保障是享有和发展其他人权的前提和基础”,而“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全球性挑战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当今世界经济正面临通胀高企、需求转弱、地缘冲突以及能源粮食安全等挑战,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多重发展困境,发展权受阻成为全球人权治理面临的巨大障碍。中国基于发展驱动的人权实现路径,倡导“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理念,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这在全球发展进程遇阻的当下尤具深意。各国要全面保障本国人权,便无法脱离相互联系的共同发展,各国以合作发展促人权发展,不仅要在经济环节形成发展共同体,而且要以开放的态度互相学习发展经验。对于发展困难的国家,各国当守望相助,积极伸出援手。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主张以行动为导向,紧扣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民生需要,在减贫、粮食安全、大流行病应对、发展融资、气候变化以及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推进务实合作,致力于以共同发展促进人权共同进步,得到国际社会成员的积极响应。

多边共治

近年来,国际社会要求改变西方国家对全球治理机制垄断操纵的呼声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国主张全球人权治理结构要反映国际政治的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趋势特点。为此,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结构改造,不断提升国际人权机构参与主体的民主性和广泛性,坚持文化多样性原则,进一步强化国际人权机构成员参与的地域公平分布原则,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人权治理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使全球人权治理带来的利益由所有国家共同分享,使全球人权秩序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之上。

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和治理秩序,必须以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为必要条件。中国的主张是,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公正、客观和非选择性方式处理人权问题,通过平等的对话来化解人权分歧,倡导联合国主导的多边共治,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包容互鉴

包容互鉴是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动力。中国人权观以人权文明多元论为理论语境,主张人权理论体系与人权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反对国际人权治理的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归根到底是因为,人权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与人权道路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永葆活力的根基。人权有“单薄”“厚实”之分,所谓“单薄的人权”是指以抽象概念表达的、各个国家都可能会赞同的人权观,简单地讲人权有没有、好不好;而“厚实的人权”则是指根植于每个社会历史文化与具体环境中的丰富人权。各个国家在“单薄的人权”上达成共识比较容易,而在“厚实的人权”上,需要的不是强行千篇一律,而是相互借鉴,美人之美。躲在“单薄的人权”观念里,就不会发现“厚实的人权”丰富多元,也不会找到世界人权文明前行的道路。“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不同国家、文明和族群之间应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报告指出,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正踔厉奋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世界人权宣言》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编辑:彭瑶 

编审:魏婧


中国发布

 |   |   | 

j9九游会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 法律顾问:  |   |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网站地图